补虚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3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附子( 炮裂,去皮脐) 熟干地黄( 焙) 当归( 切,焙) 肉苁蓉( 酒浸,切,焙) 柴胡( 去苗) 黄耆各一两 芍药( 炒) 人参 白茯苓( 去黑皮) 芎藭各三分
产后虚羸,寒热往来。
TKRC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175010001(肉苁蓉)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75010004(盐生肉苁蓉)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64(列当科)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相关项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肉苁蓉: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或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enk) 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春季苗刚出土时或秋季冻土之前采挖,除去茎尖。切段,晒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产后虚羸,寒热往来。

  • 用法用量: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
    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三枚(擘),同煎至八分,
    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柴胡汤 地黄汤 柴胡汤 芍药汤 苁蓉丸 芍药汤
生地黄汤 桂心汤 建中汤 人参汤 竹茹散 苁蓉丸
五补人参丸 人参汤 黄耆汤 桂心汤 附子汤 正气汤
黄耆汤 黄耆丸 人参逍遥散 芍药汤 芍药汤 苁蓉汤
芍药汤 黄耆汤 黄耆汤 槐黄散 茯神汤 补气解晕汤
温经丸 附子振阳汤 猪肾汤 黄耆汤 肾沥汤 茯苓汤
五味子散 收膜汤 调中汤 补气升肠饮 续断饮 当归汤
回阳酒 芎归保元汤 人参汤 干姜汤 黄耆丸 乳头散
升阳降浊汤 香豉汤 强肾气附子散 人参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补虚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2EBECEC70628455780BF87133FFAB409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