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散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3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竹茹 人参 白茯苓( 去黑皮) 黄耆( 锉) 当归( 切,焙) 生干地黄( 焙) 各半两
产后烦闷气短。
TKRC Z01D4/R06.002(气短)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D4/R06.002(气短)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99026079(青竿竹)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相关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竹茹: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Munro var. 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 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 称“齐竹茹”。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产后烦闷气短。

  •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不拘
    时候。


相似方剂
玉柱杖散 五补人参丸 救割全生汤 芍药汤 玉桂枝散 健脾散
人参散 牛膝汤 芍药汤 澄泉散 三才汤 止汗神丹
托里汤 参归汤 养卫化毒汤 转环丹 人参当归散 参麦茯苓粥
竹茹饮子 调元汤 当归二黄汤 归耆汤 参苓散 无忧汤
调元固表汤 健脾散 人参汤 天元二仙丹 四真丸 人参九
人参茯苓粥 建中汤 人参固肌汤 五味子散 杜隙汤 黄耆汤
补气解晕汤 黄耆散 当归黄耆汤 参耆当归散 大如圣汤 壮气益血汤
黄耆汤 当归汤 黄耆汤 卫生汤 黄耆散 升肠饮
参耆救母汤 人参汤 平肺汤 麦门冬汤 母鸡汤 廷胡索汤
败酱饮 大补化毒汤 人参散 大补营卫汤 干地黄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竹茹散,《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125A3491C4E14B91B64002D08EB025EA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