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补人参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3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人参 白茯苓( 去黑皮) 地骨皮 黄耆( 锉) 熟干地黄( 焙) 各一两
1.《圣济总录》:风劳诸虚不足。2.《普济方》:风消。
TKRC Z01A/D236013009(截萼枸杞) / Z01A/D236013002(宁夏枸杞) / Z01A/D23601300301(北方枸杞) / Z01A/D020017002(人参)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81(茄科,例如烟草,龙葵,番茄,颠茄,辣椒或曼陀罗)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815(枸杞属) /


相关项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地骨皮: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 净,剥取根皮,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1.《圣济总录》:风劳诸虚不足。2.《普济方》:风消。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临睡以温酒送下。


相似方剂
玉柱杖散 健脾散 五补丸 玉桂枝散 三才汤 天元二仙丹
地骨皮散 健脾散 地仙丹 参麦茯苓粥 黄耆散 人参茯苓粥
人参九 竹茹散 参苓散 茯苓丹 地骨皮散 人参桔梗散
黄耆汤 牛膝汤 芍药汤 猪肚糜方 地仙丹 神仙团参阿胶散
半夏汤 胡麻散 菊花丸 藿香散 团参散 人参散
救割全生汤 二苓丸 藕汁散 鹿角胶汤 大定志丸 人参汤
补肺散 参耆保元汤 母鸡汤 五补丸 黄耆丸 细辛丸
茯苓汤 丹砂椒 温髓汤 平肺汤 干地黄汤 芍药汤
黄耆紫草人参汤 干地黄汤 黄耆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五补人参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0ADDFE0A85C24D759AEA1A781B968CBE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