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散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3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前胡一两( 去芦头) 麦门冬一两半( 去心) 贝母一两( 煨微黄) 桑根白皮一两( 锉) 杏仁半两( 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甘草一分( 炙微赤,锉)
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
TKRC Z01D4/R05.X01(咳嗽) / Z01D4/R05(咳嗽) / Z01D1/1822(咳嗽) / Z01D1/1822(咳嗽) / Z01D4/R05(咳嗽)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15066027(前胡) / Z01D4/R05.X01(咳嗽) / Z01A/D174087055(狭瓣玉凤花) / Z01A/D199165001(芦苇) / Z01A/D015005012(紫花前胡) / Z01A/D023017006(沿阶草) / Z01A/D156008006(蒙桑) / Z01A/D023017019(麦冬) / Z01A/D101086006(甘草)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898(兰科)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605(桑属(桑树)) / A61K36/8968(沿阶草属) / A61K36/60(桑科(桑树科),例如面包果树或无花果树) /


相关项
  • 鸡肾草:为兰科植物狭瓣玉凤花的全草。
  • 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
  •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山杏、东北杏的种子。
  • 桑白皮: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 前胡: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 芦根: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 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 用或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

  •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
    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杏仁散 前胡散 麻黄散 贝母散 麦门冬散 贝母散
麻黄汤 贝母散 麻黄汤 贝母散 紫菀散 桑白皮汤
麦门冬散 陈橘皮散 贝母汤 木乳散 款冬花汤 杏仁膏
杏仁散 天门冬丸 前胡散 款冬花丸 桃仁丸 葶苈散
葶苈子丸 贝母散 秦艽汤 贝母汤 桑自皮汤 通肺汤
麦门冬饮 阿胶汤 如圣散 麦门冬汤 前胡汤 黄芩饮
前胡汤 麻黄散 桔梗汤 麦冬甘草汤 赤小豆煎 杏仁膏
紫苏汤 桔梗散 甘草汤 牛黄丸 地骨皮汤 郁李仁丸
贝母散 注唇膏 前胡汤 白散子 人参散 生姜煎丸
麦门冬散 贝母丸 紫苏散 麻黄汤 陈橘皮散 不灰木散
雌黄丸 前胡散 款冬花散 杏仁煎 前胡汤 防风汤
麦门冬汤 白前饮 木香散 人参生犀散 解肌汤 贝母丸
杏仁丸 茯苓贝母汤 防己丸 鹿角胶散 人参散 贝母煎
双鸳汤 噙化止嗽丸 白茯苓散 杏仁煎 四神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前胡散,《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A639E0B050946FE87BBB7BECFD04173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