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龙骨一两 黄连( 去须) 黄柏( 去粗皮,炙) 地榆( 炙) 各三分 白头翁 干姜( 炮) 当归( 切,焙) 酸石榴皮 白术各半两
小儿三岁以上,疳痢,口疮,身体脚手心热。
TKRC Z01D4/K12.003(口疮) / Z01A/D212017002(三角叶黄连)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12017001(黄连) / Z01D1/169(口疮) / Z01A/D217041005(地榆) / Z01A/D212017006(云南黄连) / Z01A/D212031001(蒙古白头翁) / Z01A/D220020002(川黄檗)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22002000201(秃叶黄檗) / Z01A/D268021029(姜) / Z01A/D212031004(白头翁) / Z01A/D217031015(委陵菜) / Z01A/D212031002(钟萼白头翁) / Z01A/D21704100504(长叶地榆) /
IPC A61P1/02(口腔用制剂,例如治疗龋齿、口疮或牙周炎的药物)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718(黄连属(黄连)) / A61K36/739(地榆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756(黄檗属,例如黄柏)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906(姜科) /


相关项
  • 黄柏: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 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Yu et 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 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 白头翁: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功能主治: 小儿三岁以上,疳痢,口疮,身体脚手心热。

  •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一二岁儿每半钱匕,水半盏,
    加生姜三片.同煎至三分,去滓,分二次温服,
    早、晚食前服。口疮,取芦荟、赤地利末敷之;
    下部生疮,取蚺蛇胆、黄连、麝香等分为末,涂
    敷之。


相似方剂
黄柏散 龙骨散 清胃散 黄连散 赴筵散 羊脂汤
诃黎豆蔻丹 白头翁丸 黄连干姜汤 黄连散 白石脂汤 芍药丸
增损黄连丸 当归汤 黄连汤 鳖甲汤 白头翁散 黄连当归汤
地榆饮 干姜汤 洗眼黄连散 黄连汤 当归汤 石榴皮散
当归散 地榆散 石榴皮汤 艾叶散 无食子丸 龙骨散
艾叶汤 芍药柏皮丸 黄连散 白术散 黄连汤 当归散
黄连丸 附子散 薤白饮 鳖甲汤 九盏汤 阿胶丸
黄连汤 黄连丸 白头翁汤 四神丸 当归散 甘草散
血痢汤 地黄汤 地榆黄连散 厚朴散 当归散 赴筵散
燥湿丸 干姜汤 调中散 黄连丸 黄柏汤 没石子丸
当归六黄汤 养脏汤 龙骨黄连汤 艾叶饮 阿胶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龙骨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B89E20AA272406AB3682AC2F57FD580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