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散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3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当归一两( 锉,微炒) 樗树皮一两( 炙黄,锉) 黄连一两( 去须,微炒) 地榆一两( 锉) 艾叶一两( 微炒) 酸石榴皮三分( 烧灰) 阿胶三分( 捣碎,炒令黄燥)
久血痢不止,腹中?痛,面黄羸瘦。
TKRC Z01A/D217041005(地榆) / Z01A/D212017001(黄连) / Z01A/D233001001(臭椿) / Z01A/D21704100504(长叶地榆) / Z01A/D025023010(艾)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12017002(三角叶黄连) / Z01A/D212017006(云南黄连) /
IPC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718(黄连属(黄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739(地榆属)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相关项
  • 凤眼草:为苦木科植物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 的果实。
  •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 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Yu et 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 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 艾叶: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 功能主治: 久血痢不止,腹中?痛,面黄羸瘦。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粥饮调下,不拘
    时候。


相似方剂
三物胶艾汤 黄连汤 臭樗皮散 黄柏散 地榆汤 黄连当归汤
艾叶丸 地榆饮 艾叶丸 薤白饮 樗皮丸 鱼胆丸
柏叶丸 犀角散 阿胶散 加减胶艾汤 三味黄连汤 阿胶汤
补宫汤 桑寄生散 胶归四逆汤 樗树皮散 艾叶散 地榆黄连散
光明洗眼方 洗眼汤 龙胆丸 黄连汤 小驻车丸 龙骨散
当归散 障脐汤 清胃散 熟干地黄散 酸石榴皮散 黄连散
石榴皮煎 艾叶饮 地榆散 阿胶散 阿胶汤 黄连补汤
猪肝散 地榆汤 阿胶散 胶蜡汤 黄柏止泻汤 地榆散
白头翁丸 地黄汤 胶蜡汤 阿胶丸 木香散 地黄汤
乌梅黄连丸 艾叶散 龙骨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当归散,《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0D2FFCDA147D4189BBA88AAD9FA12A2F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