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芍药( 炒) 艾叶各一两 地榆( 炒) 当归( 切,焙) 白术各三分 龙骨( 碎) 干姜( 炮) 各半两
产后赤白痢。
TKRC Z01A/D025023010(艾)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217041005(地榆) / Z01A/D21704100504(长叶地榆) / Z01A/D268021029(姜) /
IPC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739(地榆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284(苍术属) /


相关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 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Yu et 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 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艾叶: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功能主治: 产后赤白痢。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五十丸,空心米汤送下。


相似方剂
艾叶汤 艾叶散 白术丸 当归汤 芍药散 甘草汤
地榆黄连散 干姜白术散 芍药干姜汤 艾叶散 养脏汤 金粟散
当归汤 艾叶饮 艾叶散 木香散 当归散 小白术汤
甘草散 马蔺子饮 地榆散 地黄汤 芎藭汤 龙骨散
塞耳黄耆丸 干地黄丸 诃黎豆蔻丹 木香散 粟煎汤 艾叶散
白术散 龙骨汤 地榆饮 禹余粮丸 地榆汤 龙骨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芍药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9B0213C9A22640299C38F0A3410EBC4D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