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利膈汤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635 年) 《普济方》
传统知识-方剂 茯苓一两 牛蒡子二两( 炒香) 荆芥穗一两 桔梗一两( 微炒) 甘草半两( 炙紫色)
伤寒。
TKRC Z01A/D046014001(桔梗)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D4/A01.001(伤寒) / Z01D1/22(伤寒)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25021(牛蒡属)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34(桔梗科(风铃草科))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346(桔梗属) /


相关项
  •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荆芥穗: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sfolia Briq.的干燥花穗。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牛蒡子: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 功能主治: 伤寒。

  • 用法用量: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
    三片,同煎六分,去滓温服,一日二三服,不拘
    时候。


相似方剂
剂芥桔梗汤 桔梗消毒汤 琥珀六合汤 圣憎散 清肌透毒汤 解散甘草汤
如圣加枳实汤 三味丸 如圣加吴茱萸汤 四顺散 土瓜根汤 牛蒡甘草汤
桔梗荆芥汤 牛蒡散 解交散 射干鼠粘子汤 神应散 实脾散
桔梗甘草鼠粘子汤 解肌汤 参苓麻草汤 连翘消毒饮 薄荷汤 茯苓汤
参苓散 大黄散 桂心汤 散风散 人参桔梗散 通乳瓢畜饮
逼毒散 如圣散 甘桔化毒汤 惺惺丸 神效散 牛蒡甘桔汤
三神散 消毒饮 桔梗半夏汤 犀角散 老君神白散 牛蒡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茯苓利膈汤,《普济方》,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F56831D8D15545B1A4C6F317FD123A38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