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甘草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41 年) 《医心方》
传统知识-方剂 甘草一两半 茯苓一两 生姜一两
服石散发,烦闷不解。
TKRC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IPC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相关项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服石散发,烦闷不解。

  • 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次服。


相似方剂
伐阴汤 茯苓酥 小半夏加茯苓汤 洞庭汤 立应散 刘寄奴汤
姜香丸 甘豆汤 柏子仁丸 甘瓜散 牛乳丸 温肺散
半夏茯苓汤加丁香汤 一元丹 肉豆蔻汤 白药子散 濡咽煎 百生方
星姜汤 蛤粉散 曲糵汤 保安汤 绿云汤 芒消甘草汤
苓姜饮 甘草饮 香甘散 当归散 猪舌汤 新定桂苓汤
天花散 蝉退甘草汤 参苓散 葱白汤 香茂散 曲末索饼子
金星酒 启关散 醒脾丸 茯苓面 竹茹汤 鸡冠散
生姜汤 姜梨饮 酸枣仁汤 二物汤 茯苓汤 轻身散
茯苓丸 二草散 樱桃散 王乔轻身方 甘葱煎 四奇汤
半夏汤 龙砂汤 砂草油 玄精石散 甘蚕豆 腻粉散
实脾散 甘豆汤 甘草散 甘麦散 茯苓钩藤汤 震灵散
避寒术 神白散 蓝根散 立效散 内托散 砂糖膏
韵姜汤 圣制汤 甘草膏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解散甘草汤,《医心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C76B8D87BAD24E54BAB403767129DE11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