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散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38 年) 《辨证录》
传统知识-方剂 白芍五钱 茯苓三钱 甘草 枳壳 神曲各三分 白豆蔻一枚 川芎二钱 生姜汁半合 柴胡一钱
关格。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红赤,目珠暴露,而胁胀满,气逆拂抑者。
TKRC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D1/558(关格) / Z01A/D177001008(芍药)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6(甘草) /
IPC A61K36/65(芍药科,例如中国芍药)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484(甘草属) /


相关项
  • 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 功能主治: 关格。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红赤,目珠暴露,而胁胀满,气逆拂抑者。

  • 用法用量: 水煎服。愈后须用补肾之剂。


相似方剂
合阴汤 解散甘草汤 宽膜汤 柴胡疏肝散 增减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息争汤 实脾散 调脾饮 曲糵汤 柴胡疏肝散加减 濡木饮
先解汤 曲蘖汤 顺性汤 六君子汤 加连生化汤 门君汤
平肝散 和安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通关散,《辨证录》,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E2F74831232B4AD78B7DAE529D1A023E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