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389 年) 《丹台玉案》
传统知识-方剂 当归 白芍 生地 川芎各五钱 甘草半夏 陈皮 白茯苓 樗白皮各四钱 青黛 滑石各三钱
赤浊。
TKRC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01094085(木蓝) / Z01A/D203012112(蓼蓝) / Z01A/D101094080(野青树)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177001008(芍药)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IPC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65(芍药科,例如中国芍药)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704(蓼属,例如节草)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75(芸香科) /


相关项
  • 樗白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皮或树干皮。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青黛: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 功能主治: 赤浊。

  •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以灯心汤送下。


相似方剂
小半夏饮 二陈四物去熟地加天麻汤 二陈四物去熟地加天麻汤 补肝汤 芎归散 加减益元汤
人参散 活血化痰汤 神功散 缩砂二陈汤 二陈加芎归汤 参术汤
桂枝汤 加味四物汤 加味二陈汤 倍术二陈汤 调经六合汤 前胡散
紫草汤 参归养荣汤 四物补心汤 加味导痰汤 解热至圣丹 植芝汤
海石二陈汤 家秘戊己汤 荆芥祛风汤 加味逍遥散 半解汤 调中汤
化痰饮 五加皮散 竹茹二陈汤 归芍饮 小紫苏饮 琥珀碧玉散
犀角饮 秘传归参汤 茯苓半夏汤 正胃汤 加味四物汤 乌沉汤
加味二陈汤 安胎饮 养荣附气汤 白术汤 阿胶散 安胎桑寄生散
观音救苦散 大半夏汤 四物地榆汤 调经汤 加味白术芍药汤 甘草散
透骨散 榆白皮汤 当归散 加味二陈汤 碧玉散 茯苓汤
和气饮 和荣散 加减逍遥散 定喘陈皮汤 香芎二陈汤 四顺清凉饮
八物汤 三白汤 半夏苍术汤 生四物汤 茯苓饮 麻仁四物汤
碧玉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导赤散,《丹台玉案》,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E0E739874F05407C9EB74FE1FC095F7C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