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导痰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230 年) 《产科发蒙》
传统知识-方剂 陈皮 枳实 半夏 茯苓 南星 甘草 竹沥一大蛤壳 白芥子
产后咽喉生疮,舌上有白苔,久不愈,属痰饮者。
TKRC Z01D1/761(痰饮) / Z01A/D220006012(枳)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036088001(白芥) / Z01A/D199132001(淡竹叶)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IPC A61B17/24(用于口腔、咽喉、支气管通道或鼻腔的(体内管或腔医学检查用的器械入A61B1/00);刮舌板) / A61D1/12(从动物咽喉、食管或胃中取出异物的器械) / A61P11/04(用于咽喉疾病的)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31(十字花科,例如花椰菜,卷心菜和苤蓝)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相关项
  • 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ex Lindl) Munro var.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 Sinapis alba L. 的种子。
  • 蛤壳: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或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的贝壳。夏、秋二季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枳实: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 变种或甜橙Citrus sz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 5~6月收 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 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产后咽喉生疮,舌上有白苔,久不愈,属痰饮者。

  • 用法用量: 水煎,入竹沥更温服。


相似方剂
黄连导痰汤 导痰千缗汤 加减枳术二陈汤 枳实二陈汤 二陈汤 温胆汤
南星饮 二陈加枳壳汤 丁香二陈汤 二陈汤 二陈汤 小半夏茯苓汤
三子养亲汤 蒌苏饮 茯苓厚朴汤 两枳二陈汤 苍半苓陈汤 枳缩二陈汤
曲糵汤 千缗汤 正气回生汤 练阳汤 涤痰汤 加味二陈汤
加味二陈汤 桔梗半夏汤 百生方 小半夏饮 丁香二陈汤 竹沥二陈汤
加味二陈汤 五味子锉散 加味二陈汤 导痰汤 豁痰丸 芎辛导痰汤
小半夏加橘皮汤 温胆汤 加味二陈汤 回正散 加味调中健脾汤 加味茯苓半夏汤
二陈汤 加减导痰汤 曲蘖汤 六君子汤 指迷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加味导痰汤,《产科发蒙》,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D81C9AC973C14575801013767F34B90E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