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枳二陈汤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49 年) 《古今医鉴》
传统知识-方剂 陈皮 半夏各二钱 白茯苓一钱半 南星 枳壳 枳实 甘草各一钱
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
TKRC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D1/558(关格)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220006012(枳)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101086006(甘草) /
IPC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相关项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枳实: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 变种或甜橙Citrus sz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 5~6月收 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 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关格,上焦痰壅,两手脉盛。

  • 用法用量: 上锉一剂,水煎服。用鹅毛于病人咽喉探
    吐之,如病虚弱,不可用也。


相似方剂
小半夏饮 前胡散 指迷丸 柏子仁汤 千缗汤 茯苓面
安神散 加味导痰汤 加味二陈汤 倍术二陈汤 海石二陈汤 缩砂二陈汤
导痰千缗汤 二陈加枳壳汤 枳实半夏汤 木桶二陈汤 黄连导痰汤 小紫苏饮
竹茹二陈汤 加减二陈汤 化坚二陈丸 橘皮汤 竹沥二陈汤 加减炎安丸
温胆汤 香橘汤 枳实二陈汤 加味二陈汤 芩连导痰方 千缗导痰汤
茯苓汤 大半夏汤 二陈汤 香橘汤 燥湿汤 黑附汤
定喘陈皮汤 犀角饮 加味二陈汤 茯苓半夏汤 加味白术芍药汤 化痰饮
伸膈汤 断痫丸 枳壳汤 二陈理中汤 二陈加芎归汤 人参温中丸
诃子汤 参术饮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两枳二陈汤,《古今医鉴》,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936AA2D5728249F7883BE9B309A9FB20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