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参丸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635 年) 《普济方》
传统知识-方剂 人参( 去芦) 草龙胆 防风( 去芦) 枳壳( 炒) 白茯苓 甘草( 炙) 黄耆 胡黄连( 炒) 鳖甲( 醋炙) 各等分
小儿肌瘦,骨蒸潮热,夜多盗汗。
TKRC Z01D4/R61.951(盗汗) / Z01D1/782(盗汗)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D4/R61.951(盗汗) / Z01D1/782(盗汗)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15076001(防风) / Z01A/D020017002(人参)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38(防风属)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相关项
  • 小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红花龙胆的根及全草。
  • 鳖甲: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
  • 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胡黄连: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小儿肌瘦,骨蒸潮热,夜多盗汗。

  • 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每服
    十五丸,食后米饮送下。


相似方剂
健脾散 地骨皮散 术苓汤 补脾汤 防风散 健脾散
锉散 防风散 黄耆散 地仙散 仙胜散 震泽汤
华盖散 秦艽散 黄耆丸 神效麦面汤 加味四君子汤 黄耆散
当归汤 白苓汤 加味四君子汤 加减四君子汤 磁石丸 防风汤
鬼哭散 调中丸 人参散 芎藭散 调降汤 茯苓汤
黄耆固真汤 竹茹饮子 健脾散 加味小柴胡汤 鳖甲丸 加减四君子汤
益儿丸 安神散 黄耆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团参丸,《普济方》,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CFBE73EAA1914CF5AD9CE4C887885386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