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情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38 年) 《辨证录》
传统知识-方剂 香附三分 白芍一两 荆芥五分 麦冬三钱 茯神三钱 白术三钱 生枣仁三钱 人参五分 神曲三分 甘草一分 柴胡五分 白芥子五分
思结于心中,魂驰于梦寐,渐而茶饭懒吞,语言无绪,悠悠忽忽,终日思眠,面色憔悴,精神沮丧,因而畏寒畏热,骨中似疼非疼,腹内如馁非馁,乃相思之恶症。
TKRC Z01A/D21501400402(酸枣) / Z01A/D177001008(芍药) / Z01A/D080009052(香附子)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036088001(白芥) / Z01A/D130070037(裂叶荆芥)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23017(沿阶草属)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101086006(甘草)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89(莎草科) / A61K36/65(芍药科,例如中国芍药) /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A61K36/31(十字花科,例如花椰菜,卷心菜和苤蓝) / A61K36/8905(莎草属) / A61K36/725(枣属,例如枣)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72(鼠李科,例如弗朗鼠李,口香藤或伞树)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相关项
  •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 Sinapis alba L. 的种子。
  • 香附: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 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 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  七八成千,除去须根,干燥口
  • 荆芥:唇形科植物剂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思结于心中,魂驰于梦寐,渐而茶饭懒吞,语言无绪,悠悠忽忽,终日思眠,面色憔悴,精神沮丧,因而畏寒畏热,骨中似疼非疼,腹内如馁非馁,乃相思之恶症。

  • 用法用量: 水煎服。十剂肝气开,又十剂心气开,又十剂脾胃之气大开矣。


相似方剂
加味保元汤 葵子汤 加味四君汤 归芍饮 疏痰汤 人参麦冬散
加减八物汤 久道汤 转输汤 家传保和丸 阿胶神曲煎 导赤解毒汤
柴胡知母汤 郁莲散 柴平散 平顺散 升阳降浊汤 归脾汤
补真内托散 加减六君子汤 茯神汤 肺脾双解饮 解呃汤 平补汤
胡黄连饮 调中白术丸 生脾助阳汤 增减逍遥散 人参清补汤 加味小柴胡汤
门君汤 攸利汤 舒结汤 化老汤 加减小柴胡汤 卫主生气汤
人参麦冬散 定魂同体丹 静待汤 祛寒舒胁汤 宁静汤 宽膜汤
舒肝藏血汤 人参麦门冬汤 柴胡麦冬散 救肝开郁汤 阴阳和合汤 四疟散
息怒养妊汤 起死救儿丹 散风汤 人参清补汤 凉解汤 门君汤
夺魂汤 顺经汤 和腹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遂情汤,《辨证录》,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C223FF69B42A46F4A005BE211F5C8D72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