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饮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黄耆( 锉,炒) 白茯苓( 去黑皮) 麦门冬( 去心,焙) 黄芩( 去黑心) 各三分 高良姜( 炮) 一分 乌梅肉( 焙) 二枚( 去核) 白术( 锉) 半两
小儿渴痢。
TKRC Z01A/D217033056(梅) / Z01A/D130092007(黄芩) / Z01A/D13009208901(展毛韧黄芩) / Z01A/D023017006(沿阶草) / Z01A/D130092038(丽江黄芩) / Z01A/D130092030(连翘叶黄芩) / Z01A/D268001036(高良姜)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023017019(麦冬) /
IPC A61K36/906(姜科) /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A61K36/539(黄芩属(黄芩))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9062(山姜属,例如紫姜或高良姜) / A61K36/8968(沿阶草属) /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相关项
  • 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
  • 高良姜: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 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乌梅: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 功能主治: 小儿渴痢。

  •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八分一盏,煎
    去滓,取三分,空腹温服。


相似方剂
黄耆散 玉桂枝散 白术茯苓散 温中汤 十全方 养元汤
竹叶汤 黄芩散 竹叶汤 白术黄耆汤 三神汤 玉柱杖散
黄耆散 调元汤 母鸡汤 木香汤 调元汤 天麻四君子汤
黄耆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黄耆饮,《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A5147D93F374E528515E843F1FD4EE8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