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黄耆( 剉) 白术( 剉,炒) 牡蛎( 熬为粉) 白茯苓( 去黑皮) 防风( 去叉) 生干地黄( 焙) 麦门冬( 去心,焙) 各一两
①《圣济总录》:产后荣卫虚损,汗出不止。②《宋氏女科秘书》:产后阴虚,又遇风邪,虚汗不止。
TKRC Z01A/D015076001(防风) / Z01A/D023017006(沿阶草)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023017019(麦冬)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238(防风属) / A61K36/8968(沿阶草属) /


相关项
  • 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
  • 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牡蛎: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zv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功能主治: ①《圣济总录》:产后荣卫虚损,汗出不止。②《宋氏女科秘书》:产后阴虚,又遇风邪,虚汗不止。

  •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
    滓温服,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牡蛎散 黄耆汤 母鸡汤 麦麸散 玉桂枝散 黄耆汤
黄耆散 神效麦面汤 治汗汤 黄耆饮 五补人参丸 麦门冬汤
竹叶汤 止汗散 断汗汤 地仙丹 术苓汤 白苓汤
麦煎汤 母鸡汤 黄耆饮 经效黄耆散 麦门冬汤 调元汤
远志散 地仙丹 天麻四君子汤 黄耆丸 四灵丸 白术散
芍药汤 加味玉屏风散 茯苓猪肾汤 四制白术散 黄耆汤 牡蛎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黄耆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424C4431B54849108C9BFED9F95DF80A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