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散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67 年)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传统知识-方剂 茵陈一两 白术半两 甘草半两
伤寒发黄。
TKRC Z01D1/22(伤寒) / Z01A/D025023026(茵陈蒿)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D4/A01.001(伤寒) / Z01A/D025023136(猪毛蒿)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25027004(白术)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相关项
  • 茵陈: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营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功能主治: 伤寒发黄。

  •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半钱,沸汤调下。


相似方剂
栀子柏皮汤 三白汤 圣憎散 解交散 白术芍药汤 宽带汤
土瓜根汤 茵陈附子汤 茯苓白术汤 白术饮 茵陈理中汤 白术黄耆汤
延龄汤 查术膏 茵陈栀子豆豉汤 当归汤 茯苓白术汤 温脾止泻汤
必效饮子 神效散 楂术膏 中和散 三圣散 白术汤
芦根汤 白术散 平胃散 术附汤 当归散 必胜散
人参汤 逼毒散 枳术汤 桂枝汤 香豉散 煮豆丸
陈橘皮汤 三神汤 知母汤 爽气汤 桂心汤 八卦串
九月束胎丸 六一汤 理中加茵陈汤 实脾散 老君神白散 青皮饮
防己汤 当归散 栀连茵陈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茵陈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A041E17166AA47AFBB51597F69907A8B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