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丸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93 年) 《幼幼新书》
传统知识-方剂 芍药 茯苓 大黄各五分 柴胡四分 鳖甲三分( 炙) 桂心二分 人参一分( 一方有杏仁二两,人参三分)
1.《幼幼新书》引《婴孺方》:小儿百病,有寒热,腹大,食不消化,不生肌肉,痿痹。2.《普济方》:下痢不止。
TKRC Z01D1/874(痿痹) / Z01A/D132007(樟属) / Z01A/D203015021(掌叶大黄) / Z01A/D203015032(鸡爪大黄) / Z01A/D203015(大黄属) / Z01A/D203015020(药用大黄)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020017002(人参) /
IPC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A61K36/708(大黄属(大黄))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相关项
  •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山杏、东北杏的种子。
  • 鳖甲: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1.《幼幼新书》引《婴孺方》:小儿百病,有寒热,腹大,食不消化,不生肌肉,痿痹。2.《普济方》:下痢不止。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三岁以下每服三小豆
    大,不知加之;七八岁每服三梧桐子大,不知加
    之。病甚者,服二十日效。


相似方剂
芍药丸 地黄丸 鳖甲丸 柴胡人参汤 调中丸 大黄丸
鳖甲丸 苓泽芍药汤 龙胆汤 芍药丸 白鲜皮汤 赤芍丸
温脾丸 槟榔丸 人参汤 当归大黄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芍药丸,《幼幼新书》,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8B313938E4044AB0BB7D5950A63C6FCE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