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丸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23 年) 《准绳·幼科》
传统知识-方剂 大黄 干地黄 茯苓 当归 柴 胡 杏仁各三分
小儿胃气不调,不嗜食,不生肌肉。
TKRC Z01A/D203015021(掌叶大黄)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03015(大黄属) / Z01A/D203015032(鸡爪大黄) / Z01A/D203015020(药用大黄)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708(大黄属(大黄))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相关项
  •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山杏、东北杏的种子。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 功能主治: 小儿胃气不调,不嗜食,不生肌肉。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 服五丸,以饮送下,一日三次。


相似方剂
地黄丸 大豆汤 茯苓饮子 大黄没药煎 当归汤 蜜脂膏
二黄丸 补肺丸 藁本散 障脐汤 鸡鸣散 泻毒神丹
大黄丸 茯苓钩藤汤 芍药丸 杏仁膏 芒消丸 三圣丸
消痰丸 悬蒌散 苣胜丹 定痛汤 桂心汤 导滞散
鸡鸣散 地黄散 当归散 当归补血汤 四君丸 茯苓汤
反鼻丸 光明散 解毒丸 防风自术汤 倒换散 当归汤
麋茸万病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大黄丸,《准绳·幼科》,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FD42497E547C4E8CAD71FCB1C5DF45DB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