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正气散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49 年) 《古今医鉴》
传统知识-方剂 苍术 陈皮 厚朴 藿香 半夏 乌药 枳壳 香附子 大腹皮 甘草
心腹胀满,或出远方,不服水土。
TKRC Z01D1/1837(腹胀) / Z01D1/1837(腹胀)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021002001(槟榔)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132014001(乌药)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25027003(苍术) /
IPC A61K36/889(棕榈科,例如枣椰子或椰树或美洲蒲葵)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相关项
  • 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var.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乌药: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 大腹皮: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 功能主治: 心腹胀满,或出远方,不服水土。

  • 用法用量: 上锉。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相似方剂
枳壳汤 二陈加枳壳汤 香砂养胃汤 五积散 不换金散 藿香乌药散
人参养胃汤 藿香散 胜湿汤 藿香散 不换金正气散 大贯众平胃散
藿香安胃散 半夏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对金饮 针砂平胃丸 平陈汤
秘方匀气散 湿痰汤 正气散 枳壳汤 加减平胃散 正气散
桔梗半夏汤 开胃散 厚朴汤 异香四神散 草果饮 加味平胃散
调中汤 五加减正气散 二陈平胃散 前胡散 香朴散 常山草果饮
茯苓厚朴汤 小半夏饮 苍半苓陈汤 藿香安胃散 对金散 加味平胃散
人参养胃汤 秘传加减调中汤 二术汤 不换金散 香砂散 干姜建脾散
治湿中和汤 广济丹 露姜养胃汤 平胃散 千缗导痰汤 天仙藤散
苏子降气汤 加味平胃散 藿香散 参苓养胃汤 平胃散 木香分气饮
苍术除湿汤 陈皮汤 术苓散 温疳丸 加味调中健脾汤 藿香平胃散
和气散 竹茹汤 小枣丸 茯苓半夏汤 丁香二陈汤 和中散
藿香养胃汤 清膈宽中汤 香苏败毒散 加味平胃散 草果饮子 紫霞丹
香砂宽中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家传正气散,《古今医鉴》,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88039E2F8DBE4290A8D98F8F1D9D7F23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