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胞煎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122 年) 《医略六书》
传统知识-方剂 大黄一两 附子一两( 炮) 厚朴一两( 制) 桂心一两 朴消一两 当归二两 赤芍一两 人参一两 桃仁二个
久年断产,脉实者。
TKRC Z01A/D203015(大黄属) / Z01A/D177001011(草芍药) / Z01A/D217033053(光核桃) / Z01A/D177001(芍药属) / Z01A/D132007(樟属)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203015021(掌叶大黄)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203015020(药用大黄) / Z01A/D203015032(鸡爪大黄) / Z01A/D177001006(块根芍药) / Z01A/D132007008(肉桂)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65(芍药科,例如中国芍药) / A61K36/73(蔷薇科,例如草莓,花楸果,黑莓,黎子或火棘) /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708(大黄属(大黄))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相关项
  • 桃仁: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赤芍: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z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 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var.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久年断产,脉实者。

  •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六钱,水、酒各半煎,去滓温服。


相似方剂
祛热汤 鸡鸣散 人参大黄汤 温脾汤 厚朴散 芎藭散
烧羊肾散 厚朴丸 当归葱白汤 桃仁散 救脱汤 代抵当汤
桃仁汤 桃仁煎 当归散 大黄汤 归承汤 五生膏
高良姜汤 温脾丸 化毒饮 葶归丸 厚朴汤 当归散
折锐汤 吴茱萸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荡胞煎,《医略六书》,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87D475035BDF4722BC3D2B72332BDFA6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