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马兜铃 桑根白皮 桔梗各二两半 麻黄 ( 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 白茯苓( 去黑皮) 柴胡( 去芦 头) 陈橘皮( 汤浸,去白,焙) 各三两 杏仁( 汤浸,去皮尖 双仁,炒) 一百枚
久患气嗽,发即奔喘,坐卧不安,喉中气欲绝。
TKRC Z01A/D156008006(蒙桑) / Z01A/C004001017(草麻黄) / Z01A/D046014001(桔梗) / Z01A/D022001006(北马兜铃)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C004001003(木贼麻黄) / Z01A/C004001004(山岭麻黄) / Z01A/C004001002(双穗麻黄) / Z01A/D022001009(马兜铃) / Z01A/D174087055(狭瓣玉凤花) / Z01A/C004001006(中麻黄) /
IPC A61K36/898(兰科) / A61K36/34(桔梗科(风铃草科)) / A61K36/60(桑科(桑树科),例如面包果树或无花果树)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346(桔梗属) / A61K36/605(桑属(桑树))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264(马兜铃属) /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相关项
  • 鸡肾草:为兰科植物狭瓣玉凤花的全草。
  •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山杏、东北杏的种子。
  • 桑白皮: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 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马兜铃: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

  • 功能主治: 久患气嗽,发即奔喘,坐卧不安,喉中气欲绝。

  • 用法用量: 上药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 煎取八分,去滓温服。频服三两剂,愈。


相似方剂
八仙汤 麻黄汤 柴胡散 柴胡汤 杏仁饮子 桑自皮汤
马兜铃散 赤小豆煎 白前饮 陈橘皮散 五味子汤 赤芍药汤
人参汤 杏仁丸 桑白皮汤 甘草汤 三拗汤 四神汤
五味子汤 杏仁煎 麻黄散 人参汤 马兜铃散 如圣饮
四顺散 旋覆花汤 半夏橘皮汤 麻黄散 麦门冬饮 款花五味子汤
五灵脂汤 人参丸 麻黄汤 杏仁汤 黑散子 茯苓汤
平肺汤 人参汤 地骨皮汤 紫苏子汤 杏霜汤 葶苈丸
桃仁散 杏仁饮 紫苏子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八仙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F39FD368E184EF2BED73C2E0370BDA2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