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活汤

来源 元 ●(距现今约 688 年) 《世医得效方》
传统知识-方剂 川芎 半夏( 汤洗) 白茯苓 川独活 陈皮 枳壳( 去瓤,炒) 各半两 白术 甘草各一分
脾土有亏,平日多饮水浆,不能传化所致的水饮停蓄,注于经络,发为臂痛。
TKRC Z01A/D015005006(重齿当归) / Z01A/D015005(当归属)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D4/R63.101(多饮)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484(甘草属) /


相关项
  • 独活: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 功能主治: 脾土有亏,平日多饮水浆,不能传化所致的水饮停蓄,注于经络,发为臂痛。

  •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
    片同煎,去滓,食后停少时温服。


相似方剂
实脾散 二陈理中汤 九月束胎丸 参术饮 加味二陈汤 缩砂二陈汤
调中散 二陈加枳壳汤 楂术膏 温脾止泻汤 海石二陈汤 加味二陈汤
茯苓厚朴汤 赤茯苓汤 木桶二陈汤 橘皮半夏汤 理脾固本汤 人参温中丸
二陈加芎归汤 调经六合汤 六君子汤 两枳二陈汤 加味导痰汤 清胃养牌汤
芎夏汤 大半夏汤 黑附汤 六君子汤 补虚汤 加味二陈汤
安胎白术散 秘传归参汤 小半夏加橘皮汤 加味二陈汤 和脾温胃散 开窍消痰汤
甘草散 白术汤 加味二陈汤 白术姜黄汤 三神汤 加味茯苓半夏汤
阿胶散 乞力伽散 人参汤 加减炎安丸 正胃汤 小紫苏饮
加味生姜理中汤 香芎二陈汤 伸膈汤 白术汤 化痰饮 香橘汤
双金饮 三白汤 竹茹二陈汤 千缗导痰汤 秘传补中参术汤 犀角饮
渗湿汤 苍术除湿汤 养胎饮子 茯苓汤 安胎桑寄生散 定喘陈皮汤
加味四君子汤 加味四君子汤 橘皮汤 白术汤 加味二陈汤 倍术二陈汤
前胡散 小半夏饮 加味白术芍药汤 茯苓半夏汤 查术膏 燥湿汤
化痰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芎活汤,《世医得效方》,元.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52C31100ACA4446CA6503E755D97BD20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