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黄耆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白茯苓( 去黑皮) 黄耆( 锉) 菊花 独活( 去芦头) 枳壳( 去瓤,麸炒) 当归( 切,焙) 生干地黄( 焙) 人参 乌头( 炮裂,去皮脐) 各一两
产后伤风,头痛,目昏眩。
TKRC Z01D1/186(头痛) / Z01D4/R51.X01(头痛) / Z01D4/R51(头痛) / Z01D1/2111(伤风) / Z01D4/R51.X01(头痛) / Z01D1/186(头痛) / Z01A/D199165001(芦苇) / Z01A/D025053015(菊花)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015005(当归属) / Z01D4/R51(头痛)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015005006(重齿当归)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87(菊属,例如雏菊)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相关项
  • 乌头: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块根(母根)。四川栽培的乌头称川乌或川乌头。
  • 独活: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 菊花: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芦根: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 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 用或晒干。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产后伤风,头痛,目昏眩。

  • 用法用量: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
    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竹茹散 五补人参丸 地黄散 防风汤 五味子散 漏芦汤
芍药汤 芍药汤 茯神丸 黄耆汤 黄耆饮子 茯苓汤
人参散 茯苓前胡汤 黄耆散 熟干地黄散 羌活汤 人参汤
白茯苓散 茯苓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茯苓黄耆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1EBFC13A8DEB487EBC420D5445C5D554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