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茸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227 年) 《温病条辨》
传统知识-方剂 人参 鹿茸 附子 当归( 炒) 茴香( 炒) 菟丝子 杜仲
痢久阴阳两伤,少腹肛坠,腰胯脊髀痠痛,由脏腑伤及奇经。
TKRC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098001001(杜仲) / Z01A/D015005038(当归)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46(杜仲科,例如耐寒的橡胶树)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32(当归属) /


相关项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痢久阴阳两伤,少腹肛坠,腰胯脊髀痠痛,由脏腑伤及奇经。



相似方剂
归茸丸 震蛰丹 羊肾丸 救脱汤 参茸归桂饮 烧羊肾散
定喘汤 天元接髓丹 败弩散 弩筋散 参附养荣汤 六味回阳饮
参附回生汤 八宝妆丸 鹿茸丸 保真汤 开青散黑汤 正气汤
黄耆丸 四顺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参茸汤,《温病条辨》,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00109670B9FE46388B04E65715CC27BA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