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接髓丹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23 年) 《证治准绳·幼科》
传统知识-方剂 人参( 清河者) 黄耆( 绵白者) 各二两 橘红( 连本蒂) 全蝉蜕 当归( 去头尾) 怀生地( 拣粗软者) 各半两 鹿茸( 乳制) 一两半 附子( 连皮脐) 官桂( 削外皮,煨时度候,只以米熟验之) 各半两《痘疹仁端录》以本方去鹿茸。
男子十七八岁,或二三十岁,破阳亏元,患痘多密连布,欲其鼎峻充灌者。
TKRC Z01A/D132007025(银叶桂) / Z01A/D132007001(毛桂)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32007031(少花桂) / Z01A/D132007050(川桂) / Z01A/D020017002(人参)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相关项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男子十七八岁,或二三十岁,破阳亏元,患痘多密连布,欲其鼎峻充灌者。

  • 用法用量: 用澄清好酒浆十碗,放瓮中,慢火煨熟
    后,去滓出火。每钟加鲜人乳三杯,薄生姜二片,
    煮沸,温服。


相似方剂
天元二仙丹 附子振阳汤 救割全生汤 正气汤 田单火牛汤 温髓汤
震蛰丹 参耆保元汤 归茸丸 人参散 人参固肌汤 参附耆蛎汤
托里汤 参耆附子汤 调元固表汤 大补汤 止汗神丹 桂心汤
还神散 调元汤 参耆归附汤 大保元汤 参归汤 人参当归散
救脱汤 耆附汤 大补汤 参茸归桂饮 回阳酒 当归散
养卫化毒汤 参耆附子回阳汤 转环丹 建中汤 正气汤 祛阴救痘丹
参耆当归散 补气解晕汤 大补营卫汤 当归汤 托里回生散 参耆救母汤
黄耆汤 参附回生汤 升肠饮 大补汤 止啼汤 大补化毒汤
开青散黑汤 参耆鹿茸汤 卫生汤 定喘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天元接髓丹,《证治准绳·幼科》,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24969C421064A7D88EEFFB055023C1E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