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散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3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鹿茸( 去毛,酥炙) 龙骨 露蜂房( 炙) 各半两 泽泻 白茯苓( 去黑皮) 菟丝子( 酒浸一宿,别捣) 桂( 去粗皮) 牛膝( 酒浸,切,焙) 石龙芮 赤芍药各一分 韭子( 炒) 二两 巴戟天( 去心) 三分
精极虚损,梦中失精,阴气微弱,少腹拘急,体重耳聋。
TKRC Z01D1/1816(耳聋) / Z01D4/H91.901(耳聋) / Z01A/D008001005(东方泽泻) / Z01A/D008001006(泽泻) / Z01A/D218056017(巴戟天) /
IPC A61K36/74(茜草科) / A61K36/884(泽泻科) /


相关项
  • 露蜂房:为胡蜂科昆虫黄星长脚黄蜂或多种近缘昆虫的巢。
  • 鹿茸: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 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巴戟天: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千,轻轻捶扁,晒干。

  • 功能主治: 精极虚损,梦中失精,阴气微弱,少腹拘急,体重耳聋。

  •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三钱匕,空腹温酒调下。一日二次。或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温酒送下。


相似方剂
鹿茸丸 鹿茸丸 山芋丸 菟丝子丸 玉真丸 肉苁蓉丸
苁蓉丸 菟丝丸 韭子丸 黄耆散 当归地黄丸 鹿茸散
大菟丝饼 羚羊角丸 胜金丸 五味子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鹿茸散,《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20E8F6499504C8DBF7BB50D3E731C7C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