薷苓汤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68 年) 《古今医统大全》
传统知识-方剂 香薷 黄连( 姜汁炒) 厚朴( 姜炒) 扁豆( 炒)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等分
夏月暑泻,欲成痢者。
TKRC Z01A/D008001006(泽泻)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212017006(云南黄连) / Z01A/D212017001(黄连) / Z01A/D212017002(三角叶黄连) / Z01A/D008001005(东方泽泻) / Z01A/D130028031(海州香薷) /
IPC A61K36/53(唇形科,例如百里香,迷迭香或熏衣草) / A61K36/884(泽泻科)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718(黄连属(黄连))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相关项
  • 香薷: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或江香薷Mosola chinensis ‘Jiangxiangru’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青香薷”,后者习称“汀香薷”。夏季茎叶茂盛、花盛时择晴天采割,除去杂质,阴干。
  • 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 猪苓: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Fries的干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 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var.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功能主治: 夏月暑泻,欲成痢者。

  • 用法用量: 上锉。每服五六钱,水一钟半,加生姜三
    片,煎七分服。


相似方剂
茯苓术散 香薷饮 泻湿四苓散 四苓散 五苓去桂加香薷汤 辰砂五苓散
加味五苓散 五苓散 清热止泻汤 化滞香薷饮 辰砂五苓散 茵陈五苓散
茵陈五苓散 香苓散 胃苓汤 四苓汤 四七汤 去桂五苓散
厚朴饮 变水汤 四苓解毒汤 七仙散 止泻定痛丹 利水益元散
参香散 黄连香薷饮 二苓汤 黄连香薷饮 五苓散 五苓散
君苓汤 牡蛎散 柴苓汤 和中散 三苓散 立止水泻方
白术散 加味香薷饮 甘露解毒汤 香连术苓汤 养胃化毒汤 半夏汤
香连化毒汤 茵陈四苓汤 五苓散 茵陈苓术黄连汤 解毒薷苓汤 新定黄连香薷饮
阿胶四苓散 黄连二陈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薷苓汤,《古今医统大全》,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0DD5810FE384C00942A09E0861CDE24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