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汤

来源 元 ●(距现今约 788 年) 《阴证略例》
传统知识-方剂 白术 干姜 白茯苓 甘草各等分
内伤寒。寒热间作,腕后有斑三五点,鼻中微血出,两手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殊无大热。
TKRC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D1/22(伤寒) / Z01D4/A01.001(伤寒)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268021029(姜) /
IPC A61K36/906(姜科)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相关项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功能主治: 内伤寒。寒热间作,腕后有斑三五点,鼻中微血出,两手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殊无大热。

  • 用法用量: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
    半煎。


相似方剂
温中汤 甘草散 三白汤 白术汤 中和散 当归汤
理中化毒汤 必胜散 温脾止泻汤 茯苓面 人参汤 理中散
透冰散 白术芍药汤 木香理中汤 白豆蔻丸 粉草散 和气治中汤
渗湿汤 甘草饮 白术茯苓散 延龄汤 桂心散 乞力伽散
大建中汤 白术黄耆汤 宽带汤 白术丸 安胎桑寄生散 木瓜汤
土瓜根汤 当归汤 姜术半夏汤 甘连汤 枳实芍药干姜甘草汤 加味桂附汤
白术饮 圣憎散 肾着汤 养脾汤 茵陈散 温胃化痰丸
人参白术散 茯苓汤 砂仁熟水 茯苓白术汤 查术膏 加味白术芍药汤
断砂散 顺气散 芍药干姜汤 干姜散 理中汤 丁香汤
人参自术散 人参枳壳散 加减四君子汤 芍药汤 调中散 天麻四君子汤
大枣汤 白术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调中汤,《阴证略例》,元.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F3DCA17194E4F7B93470461150EBBFA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