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面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2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白茯苓五斤( 去黑皮,细锉) 甘草五两( 细锉)
TKRC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484(甘草属) /


相关项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六斗,先煎甘草至三斗,去渣澄清,却入釜中,纳白蜜三升,好牛乳九升,相和,以慢火煎茯苓,令乳蜜汁尽,出之,及热,按令散,拣择去赤筋,又熟挼令如面,阴令极干。初服三钱,以水调下,稍稍任性加之,每日四五次。


相似方剂
人参桔梗散 二圣散 白药子散 麦门冬汤 健脾散 小半夏饮
甘草膏 松脂丸 一元丹 温肺散 鸡冠散 龙砂汤
金星酒 木香丸 甘葱煎 当归散 蛤粉散 温脾止泻汤
玄精石散 甘瓜散 神白散 甘豆汤 刘寄奴汤 甘草散
甘麦散 濡咽煎 立应散 砂草油 二物汤 甘豆汤
香甘散 天花散 蓝根散 蝉退甘草汤 甘蚕豆 人参粥
锁阳丹 二草散 启关散 芒消甘草汤 肉豆蔻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茯苓面,《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0B1DE68C821495D81C1E767457EC348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