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06 年) 《顾氏医镜》
传统知识-方剂 茯苓 远志 菖蒲 竹黄 姜汁 竹沥
小儿喜惊易悸,痰热内盛。
TKRC Z01A/D199132001(淡竹叶) /
IPC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相关项
  • 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ex Lindl) Munro var.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 竹黄: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及孢子。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功能主治: 小儿喜惊易悸,痰热内盛。



相似方剂
乌龙散 乌龙散 小定志丸 茯苓菖蒲丸 不忘散 苁蓉散
竹沥汤 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方 补心汤 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 龟甲散 菖蒲散
茯苓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茯苓汤,《顾氏医镜》,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4E56DF7609144AF6A6769EEC18F49BDB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