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27 年) 《证类本草》
传统知识-方剂 茯苓三两 竹沥一升
子烦,妊娠恒若烦闷。
TKRC Z01D1/102324(子烦) / Z01A/D199132001(淡竹叶) /
IPC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相关项
  • 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ex Lindl) Munro var.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功能主治: 子烦,妊娠恒若烦闷。

  • 用法用量: 用水四升,合竹沥煎取二升,分三服,不
    愈重作,亦时时服竹沥。


相似方剂
茯苓酥 震灵散 王乔轻身方 柏子仁丸 竹沥汤 醒脾丸
茯苓丸 香茂散 避寒术 猪舌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竹沥汤,《证类本草》,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217E485D9E46437480277D712791BC72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