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3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桔梗( 炒) 当归( 切,炒) 刘寄奴( 去根,锉碎) 各一两半 桂( 去粗皮) 延胡索 陈橘皮( 汤浸,去白,炒) 各一两 芍药 白茯苓( 去黑皮) 各二两
产后血气攻冲,心腹冷痛,烦满不食。
TKRC Z01A/D025023137(蒌蒿) / Z01A/D046014001(桔梗) / Z01A/D025023076(白苞蒿)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80004357(延胡索)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120002003(黄海棠) / Z01A/D025023009(奇蒿) /
IPC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38(藤黄科,金丝桃科或山竹子科,例如圣詹斯渥)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66(罂粟科,例如血根草)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346(桔梗属) / A61K36/505(紫堇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34(桔梗科(风铃草科)) /


相关项
  • 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
  •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
  •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功能主治: 产后血气攻冲,心腹冷痛,烦满不食。

  •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
    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延胡索散 血竭散 芍药丸 羚羊角散 薄荷散 茯苓饮
刘寄奴汤 刘寄奴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桔梗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43E9B1FCB1FE4EF2AFC5CE349D7E5494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