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散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635 年) 《普济方》
传统知识-方剂 白附子一两 木香半两 由跋半两 麝香一分( 细研) 细辛一两方中由跋,《普济方》作“细辛”。
肺脏风毒,及酒渣皰痒发歇。
TKRC Z01A/D212001030(黄花乌头) / Z01A/D022002018(细辛) / Z01A/D019003(魔芋属) / Z01A/D022002036(汉城细辛) /
IPC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268(细辛属) / A61K36/714(乌头属(舟形乌头)) /


相关项
  • 魔芋:为天南星科植物磨芋、疏毛磨芋、野磨芋、东川磨芋的块茎。
  • 麝香: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 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 白附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 木香: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 功能主治: 肺脏风毒,及酒渣皰痒发歇。

  • 用法用量: 上为末。加麝香研匀,水调如膏,夜卧
    涂之。


相似方剂
白附子散 三和丸 立效散 过街笑 麝香散 麝香散
芎辛散 木香膏 麝香丸 木香散 犀角散 德生丹
回生再造饮 乌金散 雄辛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白附子散,《普济方》,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FD4E9EAF41ED4F969F36605DD8955D48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