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人参 茯苓( 去黑皮) 茯神( 去木) 丁香 半夏( 汤洗去滑,焙) 白扁豆各等分
伤寒风邪在胃,干呕不止,饮食不下。
TKRC Z01D1/18281(干呕) / Z01D1/18281(干呕) / Z01D1/18281(干呕) / Z01D1/22(伤寒) / Z01D4/A01.001(伤寒)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020017002(人参) /
IPC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相关项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白扁豆: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 功能主治: 伤寒风邪在胃,干呕不止,饮食不下。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二十丸,生姜汤送下。


相似方剂
人参丸 怔忡饮 半夏茯苓汤加丁香汤 不忘散 半夏汤 丁香人参散
参粟汤 养脾汤 诃黎勒丸 五邪汤 四七汤 茯苓汤
参苓麻草汤 半夏汤 参半丸 半夏汤 葛根汤 燥湿消中饮
六君子汤 前胡丸 银白散 夺魂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人参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F05CB8C2C0A044F1BE6333493177E29F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