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痰汤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576 年) 《奇效良方》
传统知识-方剂 法半夏 12g 南星( 姜制) 12g 陈皮 10g 茯苓 10g 甘草 3g 枳实( 麸炒) 10g 竹茹 15g 石菖蒲 5g 人参 5g
TKRC Z01A/D199026079(青竿竹)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220006012(枳)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003001002(金钱蒲)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882(菖蒲科,例如菖蒲属) / A61K36/899(禾本科,例如芦根、竹叶、玉蜀黍(玉米须)或甘蔗)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484(甘草属) /


相关项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竹茹: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Munro var. 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 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 称“齐竹茹”。
  • 枳实: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 变种或甜橙Citrus sz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 5~6月收 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 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用法用量:
    水煎,分 3次,温服。


相似方剂
涤痰汤 涤痰汤 导痰汤 倍陈汤 加减平胃散 黄连导痰汤
和气散 人参麦门冬散 正气回生汤 安神散 导痰千缗汤 竹茹石膏汤
加味异功散 柴胡温胆汤 安神散 参苓散 人参宁肺汤 苓桂参甘黄耆汤
人参黄老汤 小异功散 和中散 竹茹石膏汤 六神汤 二陈汤
人参麦门冬散 枳实二陈汤 豆蔻平胃散 香橘汤 香橘汤 温胆汤
七情汤 四君子汤 木香白术散 加味茯苓半夏汤 竹沥二陈汤 温胆汤
四七汤 六君子汤 加味调中健脾汤 卫生汤 三加减正气散 乌蝎散
六神散 参术姜桂饮 麦门冬散 安神散 清种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涤痰汤,《奇效良方》,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DD844173F14A4DAD88E3757BEA613F4B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