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顽汤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338 年) 《辨证录》
传统知识-方剂 当归一两 黄耆一两 白术一两 生甘草三钱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麦冬一两 柴胡一两 茯苓五钱 半夏二钱 防风一钱 连翘一钱 附子一片
久生恶疮,或在手足,或在头面,经年不愈,臭腐不堪。
TKRC Z01A/D015076001(防风)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19020008(半夏)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171003005(连翘) / Z01A/D023017(沿阶草属)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072002017(山茱萸)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IPC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40(山茱萸科)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634(连翘属) / A61K36/238(防风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8888(半夏属)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888(天南星科,例如贝母,马蹄莲或臭菘) /


相关项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  七八成千,除去须根,干燥口
  • 连翘: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Vahl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 根,晒干。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 功能主治: 久生恶疮,或在手足,或在头面,经年不愈,臭腐不堪。

  •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相似方剂
润河汤 治阴化湿汤 升阳降浊汤 救肾活肝汤 祛寒至圣丹 两止汤
扶倾汤 带下汤 耆附汤 参附回生汤 培土饮 助气解麻汤
经效黄耆散 填精益血汤 肾肝同补汤 逐火丹 归耆汤 回阳汤
滋血绳振丸 当归补血汤加防风连翘方 软坚汤 散毒汤 加味十全大补汤 加减八珍汤
玉浮丸 补血生水汤 益脾清肝散 漏胎汤 地榆散 第一和剂汤
滋荣益气汤 加味术苓汤 去毒化虫汤 术附防风汤 化乳丹 八珍汤
化凝汤 托里消毒汤 灭邪汤 生汁汤 远疟汤 人参固肌汤
接气饮 加味玉屏风散 加味四物汤 三圣散 凉血洗心汤 加味逍遥散
起伛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救顽汤,《辨证录》,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D242570536244AB4A4C311A9605B7DD8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