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散

来源 唐 ●(距现今约 1302 年) 《广济方》
传统知识-方剂 槟榔十六分 人参六分 茯苓八分 橘皮六分 荜茇六分
吐酸水,每食则变作醋水吐出。
TKRC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194002028(荜拔) /
IPC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67(胡椒科,例如牙买加胡椒粉或卡瓦胡椒)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相关项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荜茇: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吐酸水,每食则变作醋水吐出。

  • 用法用量: 上为散。平晨空服,取生姜五大两,合皮
    捣,绞取汁,温,纳散方寸匕,搅调,顿服之,
    一日一服,渐加至一匕半。若利多减,以微通泄
    为度。


相似方剂
槟榔散 槟榔橘皮汤 小异功散 茯苓饮子 槟榔汤 怔忡饮
人参散 胃胀汤 麦冬汤 橘皮汤 参苓散 乌金散
止痛仙丹 人参橘皮汤 槟榔汤 半夏汤 参附茯苓汤 人参汤
吴茱萸丸 参苓术附汤 人参散 香参散 参苓饮 三物汤
补胃饮 槟榔丸 止喘丸 大豆桑白皮汤 槟榔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槟榔散,《广济方》,唐.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CBC90BA112F144AB88073486668B5D66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