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茯神一两半 牛黄五铢 菖蒲 远志( 去心) 茯苓各二分 人参三两
心惊恐,志意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恐惧,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愈暮发,甚则狂眩。
TKRC Z01A/D020017002(人参) /
IPC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相关项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牛黄: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干燥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心惊恐,志意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恐惧,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愈暮发,甚则狂眩。

  • 用法用量: 先将五味为细末,然后入牛黄同研,再
    罗,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
    送下,食后良久及夜卧时服。


相似方剂
不忘散 五邪汤 加味定志丸 小定志丸 茯苓菖蒲丸 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
补心汤 茯苓丸 定志丸 茯神散 远志茯神丸 补心汤
茯神丸 小定志丸 苁蓉散 安神丸 定志汤 定志丸
蓝实丸 茯苓散 定志丸 茯神汤 龙骨远志丸 茯苓汤
龙齿丸 解炎化酒汤 丹砂茯神丸 安神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茯神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CA0FCAEC6B1B428380B514A8EEB1317B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