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胃丸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桔梗( 炒) 吴茱萸( 炒) 白术 桂( 去粗皮) 人参各一两半 厚朴( 去粗皮,生姜汁炙) 陈橘皮( 汤浸,去白,焙) 枳壳( 去瓤,麸炒) 干姜( 炮裂) 甘草( 炙,锉) 麦糵( 炒) 陈曲( 炒) 各一两
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不消。
TKRC Z01D1/71(虚劳)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268021029(姜) / Z01A/D220006010(柑橘)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046014001(桔梗)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IPC A61K36/906(姜科) /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75(芸香科)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752(柑橘属,例如橘络,柑或柠檬) / A61K36/346(桔梗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34(桔梗科(风铃草科)) /


相关项
  •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 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石虎Euodia rutaeca rpa (JuSS. ) Benth.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 bodinieri(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 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 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 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 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厚朴: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var.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不消。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二十丸,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日二夜一。


相似方剂
补胃丸 白术丸 平胃丸 桔梗丸 调气散 吴茱萸汤
人参丸 厚朴汤 建中丸 平胃丸 厚朴丸 白术丸
甘草饮 厚朴散 顺气散 麦糵丸 橘皮汤 补脾白豆蔻散
木香汤 人参汤 顺气散 厚朴汤 中和散 枳壳汤
厚朴散 人参饮 黄耆汤 半夏汤 吴茱萸汤 茯苓汤
白术散 桔梗丸 人参饮 白术汤 人参汤 白术汤
高良姜散 和中汤 八味煮散 白豆蔻散 八等散 理中吴茱萸汤
和中散 厚朴汤 白术汤 厚朴汤 枳壳散 枳壳锉散
白术饮 开胃正气散 诃黎勒散 橘皮汤 白术八味散 温中厚朴汤
厚朴散 厚朴散 丁香汤 八味桂心丸 白术汤 厚朴汤
茱萸人参丸 人参厚朴汤 陈曲丸 枳壳汤 厚朴汤 益中汤
厚朴散 人参补虚汤 人参丸 白术丸 解肌苍术散 人参散
茯苓汤 人参汤 豆蔻汤 诃黎勒丸 丁香散 人参汤
厚朴汤 白豆蔻汤 厚朴煮散 人参丸 厚朴散 白术汤
厚朴丸 姜枣丸 和胃丸 槟榔汤 草豆蔻散 建中汤
人参散 桂参汤 吴茱萸散 草豆蔻汤 甘草汤 平胃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补胃丸,《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C096FA9F353C4A7BB5F946CB470BBAB3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