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睛丸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765 年) 《仁斋直指小儿方论》
传统知识-方剂 虎睛( 细研) 远志( 姜制,焙) 犀角 大黄( 湿纸煨) 石菖蒲 麦门冬各一分 蜣螂( 去足翅,炒) 三枚
小儿惊痫,邪气入心。
TKRC Z01A/D203015032(鸡爪大黄) / Z01A/D203015(大黄属) / Z01A/D023017006(沿阶草) / Z01A/D203015020(药用大黄) / Z01A/D023017019(麦冬) / Z01A/D203015021(掌叶大黄) / Z01A/D003001002(金钱蒲) /
IPC A61K36/70(蓼科,例如刺花或酸模属) / A61K36/8968(沿阶草属) / A61K36/708(大黄属(大黄)) / A61K36/882(菖蒲科,例如菖蒲属) /


相关项
  • 犀角:为犀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Rhinoceros sumatrensis(Fischer)、黑犀Rhinoceros bicornis L.及白犀 Rhinoceros simus Cottoni 等的角。前三者习称“犀角”、“暹罗角”,后二者习称“广角”、“天马角”、“柱角”。
  • 蜣螂:为金龟子科动物屎壳螂的全虫。
  • 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
  • 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 功能主治: 小儿惊痫,邪气入心。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粟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一丸,竹叶煎汤调下;或金银煎汤调下。


相似方剂
清种汤 安神丸 子芩散 定神散 大黄汤 虎睛丸
犀角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虎睛丸,《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DE5166907DC4F11BC585403D1D46E99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