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散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510 年) 《医学正传》
传统知识-方剂 川芎一钱 人参 吴茱萸各五分 茯苓 桔梗各四分 当归一钱 制朴半钱 乌药七分半 枳壳 炙甘草各三分
妇素有冷气冲心,如刀刺者。
TKRC Z01A/D132014001(乌药)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046014001(桔梗) / Z01A/D015005038(当归) /
IPC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346(桔梗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A61K36/34(桔梗科(风铃草科)) /


相关项
  •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 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石虎Euodia rutaeca rpa (JuSS. ) Benth.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 bodinieri(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 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 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乌药: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妇素有冷气冲心,如刀刺者。

  • 用法用量: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
    稍热服。


相似方剂
川芎散 加味生化汤 人参散 茱萸当归汤 人参散 束胎散
健脾化气饮 加参生化理中汤 加味佛手散 玉露散 加味四君子汤 殿胞煎
人参芎归汤 芎归苏苓汤 加味四君子汤 六物煎 参茯甘桔汤 茱萸汤
仙鸾催生方 千金内补散 四君归芍汤 茯苓厚朴汤 八等散 保生汤
二加生化汤 夺门丹 人参芎归汤 木香散 黄芩汤 四君芎归汤
益脾清肝散 转头丹 八珍汤 参归汤 黄芩调元汤 人参散
醍醐饮 粟煎汤 八珍汤 中和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川芎散,《医学正传》,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9839EB5C4D940EFBBA6D9ED20FD06F2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