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阴丹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1033 年) 《太平圣惠方》
传统知识-方剂 硫黄 太阴玄精石 消石 附子( 炮裂,去皮脐) 干姜( 炮裂,锉) 桂心各半两
1.《太平圣惠方》: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冷。2.《世医得效方》: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者;或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事,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
TKRC Z01D1/1837(腹胀) / Z01D1/186(头痛) / Z01D1/1810(烦躁) / Z01D4/R51.X01(头痛) / Z01D1/22(伤寒) / Z01D4/R51(头痛) / Z01D1/186(头痛) / Z01D4/A01.001(伤寒) / Z01A/D132007(樟属) / Z01D1/1837(腹胀) / Z01D4/R51(头痛) / Z01D4/R51.X01(头痛)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268021029(姜) /
IPC A61K36/906(姜科)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相关项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功能主治: 1.《太平圣惠方》: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冷。2.《世医得效方》: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者;或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事,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

  • 用法用量: 上药取前三味同研,于瓷瓶内慢火熔成汁
    后放冷,重研令细;后三味捣罗为末,与前药同
    研令匀,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
    煎艾汤送下,不拘时候,频服。汗出为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本方用法:上用铁
    铫,先铺玄精,次下消末各一半,中间铺硫黄
    末,又将二石余末盖上,以小盏合着,熟炭火三
    斤,烧令得所,勿令烟出,急取瓦盆合着地上,
    四面灰盖,勿令烟出,候冷取出研细,入后药
    为末,同研匀,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二三十丸,煎艾汤送下,顿服,汗出为度。未
    退,乃大着艾炷,炙脐下丹田,气海;更不退,
    则以葱馅熨之。


相似方剂
四逆汤 阳起石丸 复阳丹 解表附子散 来苏丹 来苏丹
返阴丹 走马散 夜光丹 通关散 返阴丸 当归散
桂附散 正阳丸 回阳丹 四逆散 石膏丸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返阴丹,《太平圣惠方》,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B8E33FBA1461401FA2AB1B10FF857822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