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消

来源 清 ●(距现今约 266 年) 《串雅内编》
传统知识-方剂 雄黄二两 麝香三钱 藤黄一两 人中白五钱 朱砂二钱 蟾酥一两 白及二钱 生白蔹二钱
1.《串雅内编》:痈疽疮疡。2.《梅氏验方新编》:一切无名肿毒初起。
TKRC Z01D1/928(无名肿毒) / Z01D1/923(痈) / Z01D1/925(疽) / Z01D1/92(疮疡) / Z01D4/L02.907(痈) / Z01A/D174019004(白及) / Z01A/D264002012(白蔹) /
IPC A61K36/87(葡萄科,例如酒葡萄,圆叶葡萄或辣葡萄) / A61K36/898(兰科) /


相关项
  • 人中白:为人科健康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
  • 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树脂。
  • 麝香: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 蟾酥: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t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 白及: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 白蔹: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

  • 功能主治: 1.《串雅内编》:痈疽疮疡。2.《梅氏验方新编》:一切无名肿毒初起。

  • 用法用量: 上为末,用广胶三钱烊化,和药末为锭。
    用时磨药以醋水涂之。


相似方剂
神效蟾酥丸 牛黄蟾酥丸 无回丹 五毒锭 雄黄散 大提药方
五毒锭子 铁箍散 白及雄黄散 麝香膏 金蟾膏 奇验金箍散
铁箍散 蟾酥散 护肌膏 五宝霜 提药方 沉水膏
青金散 神灯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一笔消,《串雅内编》,清.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A5F88479D7A24B93A667F37F0F0190C4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