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沥汤

来源 隋 ●(距现今约 1346 年) 《崔氏方》
传统知识-方剂 猪肾一具( 去脂膜) 附子四分( 炮) 芎?四分 牡丹四分 桂心四分 茯苓八分 干地黄六分 人参四分 桑螵蛸八分( 炙) 磁石八分( 研如粉) 牡荆子八分 当归四分 黄耆八分 菖蒲八分
五劳、六极、八风、十二痹。
TKRC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32007(樟属)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020017002(人参) /
IPC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相关项
  • 牡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
  • 桑螵蛸: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fera(Servill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收集,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干燥。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五劳、六极、八风、十二痹。

  •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一斗七升,煮肾取一斗一升,去肾
    纳药,煎取四升,分四服。


相似方剂
肾沥汤 羊肾汤 熟干地黄散 熟干地黄散 磁石散 桂心汤
五补丸 猪肾汤 熟干地黄散 磁石散 肾沥汤 桑螵蛸散
猪肾汤 熟干地黄散 黄耆散 黄耆牛膝散 调中丸 肾沥汤
内补芍药汤 茯苓丸 培气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肾沥汤,《崔氏方》,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9C0E9F32A49843F6AF9CDC60D5571F9E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