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附丸

来源 南宋 ●(距现今约 847 年) 《杨氏家藏方》
传统知识-方剂 白艾叶 枳壳( 去瓤,取净) 肉桂( 去粗皮) 附子( 炮,去皮脐) 当归( 洗,焙) 赤芍药 没药( 别研) 木香( 炮) 各一两 沉香半两
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渐成劳疾。
TKRC Z01D4/R52(疼痛) / Z01D1/171(积聚)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025146023(火绒草)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132007(樟属) / Z01A/D025146033(绢茸火绒草) /
IPC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相关项
  • 火绒草: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地上部分。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没药: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 或哈地丁树Commiphora molmol Engl.的干燥树脂。分为 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 木香: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 功能主治: 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渐成劳疾。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砂锅内
    煮令枳壳烂,用艾细研为膏,搜药末为丸,如梧
    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或米饮送下。


相似方剂
香桂散 定痛散 凌霄花散 当归散 没药散 沉香散
蓬莪汤 硇砂丸 内托黄耆丸 没药煎 木香散 威灵仙散
艾茸丸 当归散 附子散 麒麟血散 沉香饮 六味沉香饮
生干地黄散 五伤丹 木香丸 琥珀散 沉香散 羊骨煎丸
硇砂丸 当归汤 趁痛散 木香散 乳香散 当归散
当归散 沉香附子丸 蓬莪术丸 没药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艾附丸,《杨氏家藏方》,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82D4331CCB734A709C7B4E4C00F38691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