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汤

来源 北宋 ●(距现今约 914 年) 《圣济总录》
传统知识-方剂 黄耆( 剉) 半两 熟干地黄( 剉) 一两 芎?半两桂( 去粗皮) 半两 人参三分 防风( 去叉) 一分 当归( 切,焙) 半两 白茯苓( 去黑皮) 细辛( 去苗叶) 芍药 甘草( 炙) 各一分
产后恶露不尽。
TKRC Z01D4/O72.352(恶露) / Z01A/D101086006(甘草) /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022002036(汉城细辛) / Z01A/D015005038(当归) / Z01A/D022002018(细辛) / Z01A/D101086003(胀果甘草) / Z01A/D101086002(洋甘草) / Z01A/D015076001(防风) /
IPC A61K36/48(豆科(豌豆或豆荚科)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268(细辛属) / A61K36/238(防风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32(当归属) / A61K36/484(甘草属)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相关项
  •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 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 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 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功能主治: 产后恶露不尽。

  •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
    滓温服,不拘时候。


相似方剂
黄耆汤 干地黄汤 干地黄汤 黄耆汤 黄耆汤 芍药汤
芍药汤 人参汤 芍药汤 震泽汤 芍药丸 黄耆汤
健脾散 黄耆汤 芍药汤 茯神汤 延胡索汤 黄耆汤
黄耆汤 地黄散 生地黄汤 龙骨汤 人参固肌汤 调元汤
败酱饮 熟干地黄散 芍药汤 茯苓汤 芎?散 补脾汤
防风汤 防风汤 黄耆汤 平肺汤 托里汤 芎黄散
玉柱杖散 黄耆散 内补黄耆汤 芎藭散 建中汤 黄耆汤
黄耆散 五补人参丸 当归汤 参归芍药汤 调元固表汤 人参汤
参归汤 健脾散 养卫化毒汤 当归汤 当归散 竹茹散
茯苓饮 防风散 延胡索汤 黄耆散 当归汤 当归汤
大如圣汤 乌鸡汤 发痘散 大补化毒汤 人参散 泽兰汤
当归芍药汤 当归丸 黄耆散 当归黄耆汤 人参汤 茯神汤
黄耆解肌汤 干地黄汤 华盖散 卫生汤 黄耆汤 地黄丸
芍药汤 麦门冬汤 参耆当归散 当归丸 甘草汤 人参汤
人参散 芍药汤 当归散 败酱饮 芍药汤 麦门冬汤
芍药汤 当归汤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黄耆汤,《圣济总录》,北宋.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E7276B58A0C453EA07968753AA429B6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