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丹

来源 明 ●(距现今约 489 年) 《丹溪心法附余》
传统知识-方剂 何首乌( 甜瓜瓣者,九蒸九晒) 四两 人参( 去芦) 二两 生地黄二两( 酒洗) 熟地黄二两( 酒洗) 麦门冬( 去心) 二两 天门冬( 去皮心) 二两 小茴香二两( 炒黄色,秋、冬用) 白茯苓( 去皮) 二两( 春、夏用)
TKRC Z01A/D020017002(人参) / Z01A/D023003005(天门冬) / Z01A/D023017006(沿阶草) / Z01A/D015041001(茴香) / Z01A/D175029003(地黄) / Z01A/D023017019(麦冬) / Z01A/D023003(天门冬属) /
IPC A61K36/8965(天门冬属,例如天门冬或文竹) / A61K36/8968(沿阶草属) / A61K36/804(地黄属) / A61K36/258(人参属(人参))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5(五加科(人参科),例如常青藤,楤木,鹅掌柴或通脱木) / A61K36/64(列当科) /


相关项
  • 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或沿阶草的块根。
  • 天门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
  • 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小茴香: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
    丸,嚼烂,好黄酒送下,盐汤亦可;或丸如梧桐
    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送下亦可。


相似方剂
集灵方 秘传固本牛胆丸 青丸子返童散 三才大补膏 固本酒 人参固本酒
健志丸 茯苓汤 加味琼玉膏 神仙固本酒 人参地黄丸 三才丸
鹿柏固本丸 秘方琥珀膏 人参地黄丸 人参丸 还元丹 八仙斑龙胶
滋养丸 参茯膏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七仙丹,《丹溪心法附余》,明.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77D3C63B40434F60A90B88690523CF68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