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散

来源 唐 ●(距现今约 1355 年) 《外台秘要》
传统知识-方剂 白芷十二分 白术十分 防风八分 栝楼五分 桔梗四分 细辛三分 附子二分( 炮,去皮) 干姜二分 桂心二分
TKRC Z01A/D046014001(桔梗) / Z01D4/A01.001(伤寒) / Z01A/D022002018(细辛) / Z01A/D015005003(狭叶当归) / Z01A/D015005010(白芷) / Z01A/D268021029(姜) / Z01D1/22(伤寒) / Z01A/D022002036(汉城细辛) / Z01A/D132007008(肉桂) / Z01A/D015076001(防风) / Z01A/D025027004(白术) / Z01A/D132007(樟属) /
IPC A61K36/34(桔梗科(风铃草科)) / A61K36/906(姜科) / A61K36/28(紫菀科或菊科(紫菀或向日葵科),例如甘菊,小白菊,耆草或松果菊属或紫锥花属) / A61K36/54(樟科(月桂科),例如桂皮或檫木)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26(马兜铃科,例如细辛) / A61K36/23(伞形科,例如莳萝、细叶芹、芫荽或土茴香) / A61K36/9068(姜属,例如花姜) / A61K36/238(防风属) / A61K36/268(细辛属) / A61K36/346(桔梗属) / A61K36/284(苍术属) / A61K36/232(当归属) /


相关项
  • 栝楼: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及中华栝楼的果实。
  • 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 5cm的片, 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 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 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 3cm的 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 肉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 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 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 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nga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f. var. formosana (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一钱匕,以粳米粥清下;食
    已,服二钱,小儿服一钱。常以鸡子作羹,吃粳
    米饭,多少与病人食之。亦未必常有鸡子羹、粳
    米饭,如服药讫,即扶起令行一步,仍栉头洗手
    面,食辄服之,劳行如前,则不复。数用佳。


相似方剂
附子饮 鳖甲散 老君神白散 六味青散 防风散 七味赤散
白术饮 六味青散 人参汤 赤白二疹丸 小女曲散 度瘴散
白术散 姜术汤 人参汤 附子散 桂心散 止汗散
姜术半夏汤 温粉 行军散 桂术汤 桂枝姜附汤 解表附子散
藜芦丸 蜀椒丸 加味桂附汤 附子散 却毒散 软脚散
桂心散 加味人地汤 度瘴散 芍药干姜汤 硫黄丸 粉散
发表附子散 神曲散 解散 菊花散 消阴止泻丹 梧桐律散
附桂姜术加熟地汤 温白丸 紫菀牙上丸 术桂散 痼冷丸 附子散
附子汤 四逆汤 白术汤 防风汤 通关散 当归膏
茱萸子丸 匈奴露宿丸 白术散 白术散 附子五味散 解表散
细辛煎 桂心丸 细辛散



引用
当您使用此传统知识时,请引用
白芷散,《外台秘要》,唐.http://210.72.89.53/Data/Details?CNTK_ID=6F840504C2614DAE90AF279F9E832B1F
logo logo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手机版